初学者请不要阅读这篇文章,不阅读不会妨碍本栏目其他文章的阅读。
学习一门外国语,具体地说,就是要学习该门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即语言的形式,以期能够理解和表达具有该种语言形式的内容和思想。学习语言的形式是手段,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内容是目的。语言的内容需要用语言的形式来表现,语言的形式是为表达语言的内容服务的。

例如,“再见”和“bye-bye”这两个词汇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词语蕴涵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写法、发音等表现形式却又不一样,即形式不一样。

明确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外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用图1来描述英语初学者的读写听说过程。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该图中,以弯曲的线段来表示英语的读写听说过程,曲线一端的实心圆点表示该过程的开始,曲线另一端的粗重短线表示过程的结束。以飘动的纸张来表示语言的形式,以云形标注来表示  语言的内容和人脑内的思想。

对初学者来说,他的听和阅读外语的过程,是从接触到的外界的语言内容开始的。这些语言内容有其隐含的语言形式(注意隐含的形式是用虚线描绘的)。他比较笨拙地用他学习到的该外语的形式套用这些内容,再将这些被套用了语言形式的内容用母语的形式套用,最后得到用母语形式表达的思想,这就是他理解到的思想。他的说和写的过程与此相反。

而学习外语的过程可以用图2来说明。学习者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学习,以及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使该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在头脑中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大脑记住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该语言内容的本能反应,由此增强处理内容的能力,缩短处理内容的时间。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就产生了通常所说的“语感”。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因此,对于熟练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很大一部分语言形式已经成为他处理语言内容的本能反应。当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紧密到一定程度,就能部分地摆脱了语言形式的羁绊,即"忘记"了内容中语言形式,进而可以直接用该语言的形式进行思考。这一过程可以用图3来说明。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人脑在处理母语时,能够在外部的内容和脑内的思想之间直接进行转换,几乎感觉不到语言形式的存在。因此,在图1、2、3和4中,本族语的形式和思想总是密不可分的。经过训练的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只知道对本族语言的内容和思想进行本能的转换。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