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道尽三大学科分支的分歧与结合;一本书,引领好学者进入科学的殿堂。一本书,让从业者深受启发;一本书,开创未来科学研究的新流派。本站创始人高云博士的授业恩师,国防科技大学沙基昌教授的最新作品——《理论社会科学与社会设计工程》,具有科普作品和严肃科学著作的双重身份,让每一个科学爱好者、研究者各取所需,激发读者潜在的科学梦想。

沙基昌,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更多介绍请参见百度百科中沙基昌教授的条目

沙教授长期致力于用数学等思维科学的方法解决军事领域的艰深问题,这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很多都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沙教授在利用思维科学领域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本站向各位读者推荐的他的新书《理论社会科学与社会设计工程》,就是他从事相关领域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同时也是极为难得的科普读物

 本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适用人群:

 1 社会科学领域中希望获得新思路、突破性进展的大学生、研究生、专家和学者,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机构与人员,建议这些领域的从业者完整阅读;

2自然科学领域中希望向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大学生、研究生、专家和学者;

3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叉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可以跳过其中的数学部分,作为科普读物阅读),任何对科学有兴趣的人均可阅读此书。;

4希望对子女的专业有所了解、提出建议的家长。本书横跨多个领域,涉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哲学基础
1.1 社会科学的困境与社会问题复杂性
1.2 生物界的意识与观念
1.3 思维科学
1.4 自然科学
1.5 对真理绝对性的挑战
1.6 启示
第2章 理论社会科学方法与人因社会问题模型
2.1 理论社会科学
2.2 人因社会问题基本模型
2.3 人因社会问题的一阶与高阶模型
2.4 理论社会科学与其他某些学科的关系
第3章 社会设计与社会设计工程
3.1 社会设计的概念
3.2 社会设计的几个要点
3.3 社会设计工程
第4章 应用示例
4.1 “曹操败走华容道”——社会系统的人因复杂性
4.2 基尼系数辨——数学模型的选择
4.3 数理战术学——数学模型与数学分析
4.4 倾销与反倾销——目标辨析
4.5 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社会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
4.6 战争设计工程——社会设计工程方法与流程
第5章 理论经济学
5.1 理论经济学方法论
5.2 人力主导模型
5.3 关于正矩阵与非负矩阵的预备知识
5.4 资本主导模型
5.5 资本与人力共同主导模型
5.6 波动经济模型
5.7 经济快速发展模型
5.8 资本主导社会的不可持续性
5.9 资源主导模型
5.10 需求主导模型
参考文献
附录1 模型列表
附录2 规律列表

第1章

哲学基础

本书涉及社会科学深层次的问题,势必需要哲学基础与方法论的支持。
本章并非为了专门研究哲学问题而设,只是从建立理论社会科学与探索社会设计工程方法需要的角度寻求思维方法与方法论的支持,其中许多观点并非哲学界所公认,自会有各种争议。

1.1 社会科学的困境与社会问题复杂性

1.1.1 社会科学的困境

人类社会是群居的,在物质生产中人们要形成一个社会整体,有严密的分工,才能使社会整体有更高的效率。这就必然涉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为了维持社会架构,人们的行为规范。于是创造了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和形式逻辑与数学那么幸运,既缺乏判别社会科学的犀利标准,也缺乏犀利的研究工具。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没有自然科学、形式逻辑和数学发展那么快、那么完善。

社会科学涉及全社会,涉及每个人,社会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每个人的行为,这既为社会问题带来复杂性,不可重复性,也为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带来困难,对达成 共识带来困难,无法采用还原论这一有效方法;同时也使社会科学研究难以运用数学工具和形式逻辑。社会科学研究常以思辨为基础,经常需要采用未经公认的原 则、原理,因而往往难以从理论上“证明”。

近代的社会科学运用了大量统计、调查数据以及数学分析手段,效果有很大改善,但仍未解决对问题描述和难以准确定 位的难题。社会的发展往往以人们的行为为基础,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各自心目中的伦理观念的支配。

伦理观念涉及不同人群的利益,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做法可能对另 一部分人不利。因此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可以有决然不同的伦理观,并且将这种伦理观念当做自己的“公理”体系。这就导致对社会科学的成果,各种不同立场的人 有完全不同的评价。


每种学说都会为自己的观念制造理论,并将这种理论根据作为天经地义的“绝对真理”。其实这种“绝对真理,’都只不过是一种假设,都还没有被“证明”,也许永远也无法证明。

正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流派坚持了自己不同的“公理”体系,特别是这种公理体系从未被明显地表述出来,所以彼此间很难有共同语言,也无法使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这就使社会科学陷入了困境,使社会科学的发展基础远不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那么坚实。

 

以下是沙老师的学生、本站创办人高云博士阅读此书后写下的一篇小文,供科普爱好者参阅:

思维科学假设有如下场景,甲军对乙军围而不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乙军投降。而乙军已经弹尽粮绝,行将饿毙。现在,甲军向乙军投送馒头,希望多收降一些乙军士兵。

甲军的如意算盘是,一个馒头可以存活一个乙军士兵,那么两个馒头就可以存活两个乙军士兵……以此类推,有N个馒头就可以存活N个乙军士兵。这是用形式逻辑在进行推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用到1+1=2这样的简单运算。这种计算公式已经剔除了馒头的概念,只关心个体的数量,这种抽象的运算就是数学。在数学运算中,可能会使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

现在把目光投向乙军。乙军得到1个馒头后,按照常理,应该存活一个士兵,按照形式逻辑和数学的推断,N个馒头就能存活N个士兵。问题是,由于伦理观念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有别于甲军设想的状况:

可能状况1乙军士兵具有坚定的信念,宁死不屈,所以他们不吃敌人送来的食物,全体饿毙;
可能状况2乙军士兵毫无组织纪律,在食物面前发送内讧,内讧中死掉80%;
可能状况3乙军长官吃掉大部分食物,只剩下极少食物给士兵,导致大部分士兵饿毙,甲军只得到10%左右的投降士兵;

…………还有不可预计的多种可能状况。为什么乙军的选择会如此丰富,结局如此无法预料呢?这是因为他们的集体或个人有不同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所以伦理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甲方军队得胜后也需要妥善处理乙军的家属、余党问题,是消除积怨还是斩草除根?
唯物主义者可能会说:物质决定意识,乙军士兵的身体被消灭了,他们的意识也没有了,你们不必顾忌什么,放心建设新国家吧!而佛陀可能会说:因果轮回,他们还会投胎再来,冤冤相报何时了!都来听我讲佛经,消除冤孽吧!----这就是哲学

在 这个逼降的过程中,一个馒头能产生多大的热量,能维持一个人多久的生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课题。可以想象,自然科学要对现实的情况进行抽象和简化(标准人 和标准馒头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并且预先已经进行过实验,然后利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得出需要投送多少个馒头的结论----这就是自然科学

但 甲方将领可能会不赞同这种完全用自然科学研究出来的结论,可能会让社会学家(手下的将官)依据敌军的伦理道德,心理状态修正这个结论。那好,问题来了:这 些社会学家由于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对当前的状况认知不同,就开始一锅粥式的争论。更有善于观言察色的将官,揣摩领头将领的心思,得出最有可能被领头将官 认可的结论-----这就是社会科学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解决社会科学的问题时,有如下一些难点:

1描述社会问题彼此间缺乏共同的语言
2 对同一个社会现象,立场不同的人,观点不同,结论不同,研究成果难以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接受
3社会科学研究方式以实证(含调查研究、统计……)与思辨为主,难以进行形式逻辑演绎与数学分析

因 此,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比,社会科学发展是相对缓慢的,然而它对于人类社会又是极其重要的。这一问题并非全由个人的立场、阶级不同所致,很大程度上还 与方法论有关,即解决问题的步骤、使用技术有关。如果方法论解决了,以上三个难点中的1、3可望解决,难点2在严密的证据和推理的支持下,可望部分解决。

在 此,我们要向各位推荐国防科技大学沙基昌教授的新作《理论社会科学与社会工程设计》,其中的“理论”一词,就是要利用前述思维科学中的方法和技术,改进现 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由于目标十分宏大,所以全书大部分内容被写成科普作品的形式,供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学习者、研究者参考。此书内容丰富、逻辑清 晰,非常适合科学爱好者、科研人员等大多数读者阅读。阅读后不仅能拓展读者视野,丰富科学知识,而且能增进逻辑推理能力,启发解决困难问题的思路。部分专 业人员(特别是经济领域的研究人员)可能依据其中的方法和理论,得到创新的理论或突破性的进展。

即使是中学生或普通的科学爱好者,也可能深受启发,例如,“曹操败走华容道”、“诺曼底登陆”等典故,公众只是看到结果,但当事人是怎么决策的,不同策略成功的可能性多大?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和方法怎么设计这种“局”?这些有趣的问题,该书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